曹雨 | 好艺术永远在重建标准

身形纤细、长发过臀,艺术家曹雨在人群中无疑瞩目。更令人羡艳的是,与她交谈同样会被其思想的魔力所吸引——曹雨的语言先引得你爆笑,接着会是阵阵冷汗。这便不难理解她在褒贬参半的评价中,仍能毕业即“出道”、签画廊、办个展、生二胎……任谁都无法阻挡其拓深艺术之路的生猛趋势。

曹雨 | 好艺术永远在重建标准

曹雨

Q&A:

无视别人的评价

社交媒体上对你的作品有不同评价,会去看吗?

曹雨:权当观后感。我记得在一篇文章底下有几百条对我褒贬不一的评价,不乏观者间激烈的争论,发出来两年后我才看到。

你看到以后有什么感受?

曹雨:观者面对我的作品基本不会保持中立,要么热爱,要么憎恶。作品有时看起来甚至是“蛮横”的,却从不令人乏味,有人会说“没想到女性还可以这样活”。

作品《泉》当时能参加毕业展览经历了种种不易,你的作品经常被审查吧?

曹雨:是的。我相信好艺术具有时代超前性,有异议很正常。当然,被审后需要博弈,比如作品《我就是想你过得没我好》。去年个展前,有领导要求我把“没”字改成“比”,因为太负能量了。我说:“如果真这么写,您会信吗?不仅没人信,还会被嗤之以鼻。有时,光明要在黑暗中得以彰显,对吧?”

你在央美上学时成绩好吗?

曹雨:挺差的。那是一段迷茫期,体力雕塑做不动、被各种材料工具所伤、恋爱受挫、父亲还做了手术。后来,我考研第一年没考上,就是因为美术史没及格。所以除了极有名的大师外,很多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我都不知道。

会把自己和那些大师对标吗?

曹雨:不需要对标。我相信未来,世界会改变对中国艺术家的既有认知。就算我明天突然挂了,仅有的作品也足够辉煌,就像那句话:“I was born to dot hi s. ”(我天生就是干这个的。)

《泉》的创作与很多艺术家所做的“挪用”也不尽相同,你更像在反抗经典符号的一部分。

曹雨:有评论家写到《泉》是扔向根深蒂固文化禁忌的一颗手榴弹,是对艺术史的延续与现代演变,是人类身体的伟大艺术、艺术史的新成员。但对我来说,在《泉》之后,还有越来越多深入人心的代表作品,它们都在持续不断地代我发声。有时候,我觉得《泉》也像自己的人生写照。那是一个火星四溅的人生,以壮观与活力为起点,持续不断地思如泉涌、制造频频高峰,全程无停歇地喷射,直至油尽灯枯,形成一个完美轮回。在美丽而壮观的画面外,随之而来的是对生命的伤感。

经验对你的创作重要吗?

曹雨:我憎恶经验和模式。与外科医生相反,经验是艺术可能性的终结者。我永远不知道下一件作品会使用什么方法,每个“下一件”都带给我无尽的新鲜感和惊喜。

但留名艺术史的大师多数都有系统性的线索,你不为此担忧?

曹雨:好艺术永远在重建标准。所谓的“系统性线索”是后人便于归纳得出的。当别人试图归纳你时,总有办法找出你所谓的“系统性线索”。但它绝不能在我活着创作时成为限制我奔跑的“绊脚线”。

会有创作瓶颈吗?

曹雨:艺术上,一直在突破,未曾与瓶颈过招。你通过以往作品就能看出来。不过,生活中的瓶颈倒是挺多。在有些事上,我的自理能力很差,心思也不会放在那些不爱的事儿上。对我来说,爱一个东西,就往死里爱;不爱,就趁早滚蛋。

曹雨 | 好艺术永远在重建标准

曹雨

坐在面不平的板凳上

你在生活中偏理性还是感性?和工作时一样挑剔吗?

曹雨:感性。我对喜欢的事有强迫症,对作品极度挑剔。就像《没有什么能够确保我们再次相遇》这件作品中的载体“猛犸象腿骨化石”,我找了七年,经历了数次对品相的挑选、等待、再挑选与谈判,力求作品和观念精准对接。《逃离人间的尽头》也是在剪辑师剪辑多次后,我又自学剪辑完成的;为了找它的背景音乐,我大概听了几万首曲子找感觉。还有《我就是想你过得没我好》,我在纸上写下过多个同类句子,反复抠字眼对比、琢磨差异,并做了大量中国街头霓虹灯研究。但对生活,有些事挺糊弄的,尤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饿到肚子叫绝不做饭。

有了孩子以后也这样?创作时间是否被压缩?

曹雨:我去哪儿都带上他们。就像2017 年,我怀着二宝、带着大宝到处跑创作上的事,同时上班、教课、学英语、临产前办了人生第一次个展,还在开幕现场做了一件行为表演作品。一年下来,感觉跟“亡命之徒”似的。

老生常谈,有人曾说你拒绝为自己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是这样吗?

曹雨:不。我从来不认为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是个事儿。量变到质变,这恰恰说明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我知道早晚有一天,“女性”二字会被“伟大”所替代。且对我来说,最大的束缚实则是“艺术家”的标签。

怎么讲?

曹雨:我创作的目的不在于是否能成为一位所谓的“成功艺术家”,而是源于我嗅到了生命深处的不完美、痼疾与痛苦。长大后逐渐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的认知是被少数人操控的结果。所以,我不想被别人制造的“准则”裹挟头脑,不想让我的灵魂随惯性而奔流。所以,做艺术,是一种自救。一次和友人聊天,我说如果他人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就是画画、做雕塑,且不感兴趣,那便不会有更多了解的欲望。他说:“如果不提‘艺术家’,那该怎样介绍?”我说:“很简单,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他拍腿大笑道:“以后就叫你Great Cao !”我说:“‘曹雨’是父母给的,改不了了。正好我没找到合适的英文名,用历史不曾存在的名字去创作一个新人名,就是The Great Cao。”自那以后,我的作品证书签名除曹雨以外,还多了一个“The Great Cao”。

很自信呀。那在创作中,担心过身体和心理都“暴露”太多吗?

曹雨:我觉得一切存在都是为创造而生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艺术。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什么都不是事。再过几十年,我的物质肉身都灰飞烟灭了,还在乎这些?况且,阴影可以衬托你的真实。

你是否认为现在拥有的能量,甚至去表现的冲突,就恰好基于你是女性?或者说,就目前来看,这的确是你的课题?

曹雨:我常说“活着”就像坐在一个面不平的板凳上,需要不断调整姿势,以求得物质身体的片刻舒愉。调整姿势的过程就是创造可能性的过程,不分男女。老虎本凶,如能化虎为坐基,将勇猛纳入血脉,反为你用,此时,你便化虎。比如,从小因自己是女孩而被家族轻视,在我将这一切能量和疑问都注入作品《一切皆被抛向脑后》时,它就像电影中的魔兽,被刺中后突然化为灰烬了。这不仅不再困扰我,反而让周围人都见识到一种强大的转化能力,从而转变了印象。并且,除我自己跨过去外,这件作品还影响了很多女性。所以,艺术就是“武器”。

曹雨 | 好艺术永远在重建标准

左:曹雨《Mother》,亚麻布、木框,80×(120+31)×15cm,2016 年

中:曹雨《没有什么能够确保我们再次相遇》,脐带(2014 年艺术家诞下儿子时的脐带)、

冰河期猛犸象腿骨化石、水晶树脂,128×37×27cm,冰河期-2014 年

右:曹雨《维纳斯(No.2)》,木质雕塑展台,180×45×45cm,2017 年

面朝伟大

当作品挑战到一些观众,你会担心他们反而忘记去思考其中的观念吗?如何平衡两者?

曹雨:好作品不需故作深沉、故弄玄虚。如果观众难以理解,除创作者可能在无病呻吟外,就是对方理解能力的脱轨。说白了,金子、钻石都给你搁那儿了,能不能搬回家是自己的本事。艺术最大的价值在于给人思考的契机,绝非迎合美感的装饰品,再贵的奢侈品也会过时,但艺术永远不会,反而时间越长越珍贵。好艺术当如一把匕首,刺入靶心、一刀殒命,是以智慧写实,是振聋发聩的声音,是带领观者共同杀出一条血路之物。

很多人确实容易把好艺术、好设计、好装饰画等混为一谈。

曹雨:正常,这就是为何几千年的艺术史仅收录出这么薄一本。其间来来去去,很多都是理财产品,其价值自诞生后便走向干瘪、萎缩。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收藏哪件作品?

曹雨:“收藏”艺术并非单纯的物质占有,而是将其精气神儿和灵魂吸入自己的血脉,烙印到气质里,和你的能量场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它顶多能帮你炫炫富,你还是土豪一个。换言之,低级藏家与艺术品一起生活,高级藏家与艺术一起生活。另外,对我来说,任何他人经验、历史经验,知道越多,越让自己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我的一位好友曾开我玩笑说:“你谁都不关注,所以你‘成就自我’,而我们天天关注别人,反而‘失去自我’。”

那这种状态你遇到过吗?是哪件作品?

曹雨:说实话,能入我眼并值得收藏的作品凤毛麟角。平日里,自己的“火花”够多、够亢奋,都快把我“烤熟”了,不需要别人的灵感再来刺激了。我早期的作品《维纳斯》算作其一。它是我当时对艺术产生某些疑问时的解决结果。那时我就在疑惑:为何雕塑永远要被放置在白展台上?所以,我在空心展台顶部打孔,将洞周围打磨光滑,得到了一尊极简造型、具有身体局部特征、肌肤洁白光滑的雕塑女人体。我还送了她一个女神般的名字.“维纳斯”。你说,这是不是高级魔术?当年不乏有老师半质疑地说:“你是不是脑子有病?不过你这种人,未来可能不是大师就是‘大屎’……”

这就要留待历史去评判了。你使用的媒介众多,如何看待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曹雨:如果你找准了立足点,广其实就是深。就像坐标轴的原点,没有它,X 轴和Y 轴都不成立。好艺术有“寸劲儿”,像火花“啪”的一声在黑暗中点燃。它也像打靶心,偏一点都不是十环。西红柿和鸡蛋炒一起对味儿,和鸭蛋炒一起变味儿,找准才能调对那个味儿。所以,艺术需要天赋。但到了一定阶段,它就是能否拔高的“分水岭”。登上这个阶梯或许是质的飞跃,也是好艺术家与伟大艺术家的分水岭。所以,每位伟大艺术家所谓的“成功之路”皆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后人无法复制。

这个分水岭会在何时展现?

曹雨:有些艺术家会出现靠一两件作品吃一辈子的情况,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出道即巅峰”,紧接着就是下坡路的原因。

你有类似的担忧吗?

曹雨:不需要担忧吧?这恰恰是我的安心之处。记得小时候,我妈嫌我鼻梁塌,常用筷子夹我鼻子。先天颜值拼的是父母的创造力,在我们出生前他们已经拼完了。长大后我发现,去竞争天生那点自己根本参与不了的高度毫无意义。我的赛道不在颜值,而在艺术创造力,所以我说我灵魂是漂亮的。当你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不担心被脸盲,不担心衰老,不担心被流量所累,而是随时间越老越“香”。

你觉得自己有天赋吗?

曹雨:当然。天赋是“神来之笔”,这一笔点脸上叫颜值,点脑子里叫天赋。天赋与年龄、经验无关,做一辈子也没入门的大有人在。但你看,曼佐尼29 岁就去世了,其生前为数不多的作品大多已成经典。艺术不是靠努力就能行的,反而有时越努力,越远离。

对,确实很多东西是努力不来的。

曹雨:就像减肥,越减越肥;也像谈恋爱,有些人为你当牛做马,你就是不爱,但有人什么也没干就让你魂牵梦绕。这是根本区别。

你认为伟大的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曹雨: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批量生产,没有标准,而是重建标准。好艺术不需要艺术家说话,它会替你呐喊,而且是Loudly。艺术的生命远远长于人的生命,会在人死后永远地发声下去,那是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

编辑、采访、整理:于明祎 / 摄影:程文 / 妆发:何蕾蕾 / 作品图片:麦勒画廊及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