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高超所在的球队叫做上海流浪猫美式橄榄球队。之所以叫流浪猫是因为这支球队里的人很多都是从各个球队里退下来的人,或是辗转从别的球队投奔过来的人。大家本来都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现在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新的球队,就像流浪猫聚在了一起。另外,球队球员很多都收养流浪猫,球队还曾经投入感情在大街上做过收养流浪猫的活动。

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从左到右➡ kaxi / 高超 / 陈亮 / Ultraman / hanghang

高超今年40 岁,玩美式橄榄球,球龄一年。

最开始玩是因为高超在足球场踢足球。他现在所在的美式橄榄球队过来找到他,问他有没有兴趣玩美式橄榄球。高超当时就参加了,跟他们玩了起来。

在此之前,高超一直踢足球。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校足球队的。他速度很快,在足球场上有很大的优势。年龄到了四十岁,在场上的速度有些减慢了。又因为他从五六年前开始健身。从瘦瘦的体格变得很壮,块头大了,灵活度就牺牲了一些。这些在足球场上的劣势,换到美式橄榄球的场上,变成了优势。比起玩足球,玩美式橄榄球更适合高超现在的状态。

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就像流浪猫聚在了一起

高超所在的球队叫做上海流浪猫美式橄榄球队。之所以叫流浪猫是因为这支球队里的人很多都是从各个球队里退下来的人,或是辗转从别的球队投奔过来的人。大家本来都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现在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新的球队,就像流浪猫聚在了一起。另外,球队球员很多都收养流浪猫,球队还曾经投入感情在大街上做过收养流浪猫的活动。

在这支球队里做什么职业的人都有。自己开公司的、做律师的、在知名体育品牌供职的,还有大学生。这些人的家属、朋友们也是球队的一员,一打起比赛来,后勤的工作都靠队员的亲朋好友们支撑着。美式橄榄球的比赛强度很高。高超喜欢队里的氛围,说如果不是队里的氛围好,球员们相处融洽,可能不会坚持,也不会热爱橄榄球。

流浪猫有参加CNFL(华美橄榄球联盟)的比赛。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间美式橄榄球联赛。去年和今年,高超都有代表上海流浪猫美式橄榄球队参加比赛。今年,流浪猫的成绩很好,打了两场比赛,都赢了。但他们还是保持着紧张的备战状态。因为目前队伍还需要不断训练和磨合,当每个人都有一个正确的美式橄榄球态度,才能让流浪猫在未来的排名中更高,冲击总冠军。

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前两场比赛都是在今年夏天,这是迄今为止最热的夏天。美式橄榄球很考验人的毅力。像在上海这么大的城市,平时训练的时候,很多住在郊区的队员需要拎着很重的装备赶到市区来玩。训练三个小时,已经很累了。还要拎着头盔、衣服、肩胸垫、护肘、手套、腰胯垫、腿垫、鞋子回家。

今年已经进行的比赛一场是在上海,一场是在苏州。在这么热的天气比赛更是非常的考验。队员们先是要穿一层防护服,然后再穿一层护甲。

当时是在室外的场地,热到什么程度。高超发现自己鞋子上的塑料钉都融化了。闷、热、重,还要在这样的身体感受下比赛。比赛时间长的话可能会达到3 到4 个小时。大家都得坚持。

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尼尔森的身体就像是一堵巨墙

高超说他觉得美式橄榄球的魅力就在于它更讲究团度的协作。一场比赛四五十个人,一场比赛当中,这些人都需要一起想办法,一起对抗。意志力很重要,凝聚力也很重要。一场比赛下来,缺了谁都不行。

最开始玩美式橄榄球的时候,高超对这项运动的印象就是球员身体要壮,到了现在他有了改观。玩美式橄榄球身体当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的训练,真正玩得好需要对技战术的充分理解,需要在场上对战术的有力执行,需要团队的配合。

不仅是比赛和训练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投入,作为观众看比赛的时候,高超也有一种感觉。看美式橄榄球的比赛比看足球比赛累,你需要分析战术,关注球员的表现,观看的时候高度紧张,因为比赛之间更长,观看时长也更长。

高超 | 在球场上成为巨墙

从左至右➡ Magic.Xu / Hanghang / 高超 / Kaxi / Ultraman / Mono

高超现在在球场上的位置是进攻护锋。他最喜欢的球员是昆顿·尼尔森也是这个位置的球员,因为昆顿·尼尔森是一位集力量和意识于一身的天才球员。在球场上他知道自己该干嘛,并能够很好地为四分卫和跑锋开路,并保护他们。

高超说:“尼尔森的身体就像是一堵巨墙。他几乎从未在力量对抗中落入过下风。从开球的那一刻起,尼尔森就会全力以赴,直到击溃对手。虽然他没有很快的速度,但是在防守冲传中,冲传手们很难从任何方向上越过他。一般情况下, 球员一旦接触到尼尔森,就会被他控制到那一回合结束。更厉害的是,他在控制一名防守球员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做出贡献。”

在尼尔森身上有那种最核心的体育精神,那种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一步步成长,达到梦想的感觉。他在足球运动员的身上看到这个,在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的身上也看到这个。这个是最重要的。

监制:佟宇 / 统筹 & 编辑:李祺 / 摄影:张博然 / 采访 & 撰文:晏文静 / 妆发:邹成程 / 助理编辑:褚梓淇 / 摄影助理: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