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南京是一座从不缺乏古迹的城市,从2400年前传说的范蠡建城以来,那些曾建起的城与城墙,代代损毁,代代重建,有吴头楚尾的传说,玄武朱雀万春千秋这些六朝风流的名字,明清两代对金陵四十八景的图咏,而距今最近、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那些民国遗迹。随着中国一线城市的建设,南京也不可避免地渐渐模糊了古都样貌,只有几条路,几座民国建筑,几片尚未拆迁的老街区,让来来往往的人心中情愫萦绕,这里是南京。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从空中俯瞰颐和路一带,民国似乎从未远离。

悬铃连成民国路

南京真正作为民国首都的时间也不长的。翻开民国文人书写的南京,钟敬文的《金陵记游》、周作人的《南京下关》、徐悲鸿的《对南京拆城的感想》、周瘦鹃的《秋栖霞》,那些文章里的山山水水、人名地名,还能和今日城市对应得上,让人不得不佩服这座城市总是在各种历史洪流里不疾不徐的气度。

从1912 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这座总统府就职,到1927 年3 月国民革命军光复南京,民国成立最初的岁月里,南京有15年都处在北洋政府统治期,并没有大规模的市政建设。1928 年起,民国政府修建了中山大道,贯穿城北、城中、城东,穿过明故宫,直通中山门,不仅是为了孙中山先生灵柩经过,也永久改变了南京古城的空间结构,可以说奠定现代南京城市结构的基础。中山大道和陵园大道沿线两侧栽种行道树数千株,兼及国府路(今长江路)及江苏路,几十年来已经长成南京人头顶的那片绿荫。传说这些行道树的来历不凡,是东南大学的一位教授常宗惠从上海法租界购买的悬铃梧桐。仅仅在这几条民国栽种了梧桐的道路下散步或骑车经过,就足以感受到南京那段民国历史的存在。想要绕过排着长队的游客,大致看过总统府的民国建筑结构,还有一条捷径,就是穿过总统府一侧的东箭道,一道之隔,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晚年留在南京的一座六层楼的建筑,外表方方正正,淡淡的米色好像良渚文化的玉琮,从楼里的房间望出去,正好俯瞰整个总统府的花园建筑,南京圣和府邸豪华精选酒店,机缘巧合地诞生。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长江路上的悬铃梧桐是南京的标志。

这里从前是一座车站,1912 年1 月1 日,孙中山先生从上海坐火车到南京下关,又改乘市内小火车到达东箭道这个位置的下车点,前往旁边的总统府就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南京市内的交通枢纽。直到20 世纪初城市改造,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买下这块地,想要改建成办公大楼,施工队却在打地基的时候挖出了六朝城墙遗址。这下子,长江路的历史又推到了1800 年前。为了保护遗址,业主决定把挖出城墙的地方建城一座六朝博物馆,这片土地隐藏的六朝文物都在这里展出。生于民国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被邀请来做设计。也许是冥冥中注定这片建筑要守护总统府,曾经作为孙中山先生下车点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有一座纪念他行旅的“家”呢?和六朝博物馆连为一体的南京圣和府豪华精选酒店,正是呼应“总统府邸”的概念,为爱好民国文化的旅行者营造家园。这座酒店提供的不仅是民国的优雅气氛,还有真正拥有民国记忆的行政总厨黄俊斌先生和他拿手的民国菜。他有一道拿手的“慢烧坨坨鸡”取自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入川的做法,几根柴火点燃后围成一圈,把整鸡团成一坨,一只小锅扣在中央,火星时有时无,以这样的温度将鸡肉慢慢烘熟。黄先生不忙的时候,也会流连在南京的小巷子,找找师父记忆中民国的影子。他推荐住店客人去隔壁的六朝博物馆,人少的时候,就像是单独开放一样,可以安心沉浸在青瓷的色彩和质感中,或是南朝碑帖潇洒的线条里,民国的每一分美,都源自历史的沉积。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颐和公馆酒店内的民国人物故居被设计成面向公众的展览馆。

民国记忆的价值

长江路是保留了最多民国公共建筑的道路,这与这个区域在1929年的《 首都计划》中被划为行政文化区域相关,一路向东,可以看到原名国立戏剧音乐院的国民大会堂,是民国时期设施最先进的大会堂;还有一座1936 年竣工的国立美术馆,是新民族建筑形式的杰作,如今是江苏美术馆的旧馆,同一条路上的美术馆新馆采用了德国风格的罗马洞石幕墙,如同雨丝落地一般的造型和典雅的新民族建筑遥相呼应。

在原首都行政区的这些主干道上,还能星星点点看到保留下来的民国建筑,但是要找到一条完整的民国街就不那么容易了。沿着长江路向南一条路,就是直通中山门的中山东路。这条主干道西接新街口,从新街口沿着中山南路直接南下,直到中华门城堡之内,那片地带就是有名的老城南(秦淮区)了。这一片城区的历史,比民国的建都史要长许多,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因此曾经保留民国南京市井生活的一面。传统街巷中,房子和房子,人与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紧密但也不疏远。这种令人舒服的空间感,即使今天穿行其中都能轻易察觉到。绕过晚晴民国时期最大的私宅甘熙故居,升州路路口的美大纸行曾经是民国南京城南的最高楼,如今挂着“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的石牌,低调的牌子几乎与建筑本身合一,不留心找不到。这座上世纪30 年代建筑,Art Deco 风格,饰纹带有新民族主义典型特征,推门而入,一楼是一个民国古董书票的临时展览,拾阶而上,可以看出这部分建筑被修缮得极巧妙,不经意间恍若穿越了时空,二楼的研究院也是院长陈卫新先生的设计工作室,满满的书堆放在民国样式的桌椅上,中堂的书法也极方正,如果不是主人年纪尚轻,真让人怀疑是穿越到了某个民国先生的书斋里。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南京大学的赛珍珠故居建于民国时期,在保护重修后拟对游人开放。

“为什么民国短短几十年,能在南京产生这么多极具风格的建筑?”出生在扬州古老宅院、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自己青年时光的陈卫新先生,将南京带给自己的疑问变成一个个研究课题。陈卫新寻遍南京,为所有的民国建筑建立档案,同时做了大量的设计工作。在历史街区1912设计民国主题餐厅民都荟,在“总统府”设计民国书店、爱德基金会,在南京大学修复了“赛珍珠纪念馆”,在1865 凡德文化艺术街区修复了金陵制造局……前后修复了全国文保单位3 处、省市级文保单位7 处、其他民国建筑20 多处。出过几本诗集的陈卫新为南京民国建筑写了数不清的方案,画过数不清的图。南京的民国建筑很多都成为了机关单位,普通游客很难见到。陈卫新“发掘”出一条“看得见的民国”私家旅游路线: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对于喜欢民国文化的旅行者,他也推荐去看看颐和路的颐和公馆和中央路的柴门艺术空间,了解民国记忆如何活化,对今天产生新的价值。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颐和公馆内的别墅和三轮车呼应民国主题。

颐和公馆民国史

毗邻南京师范大学的先锋书店五台山店在广州路上,曾被CNN 选为全球最美的书店。由地下车库改造而成的书店,入口处就有一个民国书店的专区柜台,再往里走,保留着车道痕迹,空间呈现缓坡一般层层而上的样貌,让阅读分区更有层次感。书店的建筑也不刻意营造设计师本人对民国建筑研究的痕迹,只是在氛围上十分简朴,有些像南京师范大学附近汉口西路上的唯楚书店、文友书店和西康路上的乐书社,虽然后三家是十几年来南大学生喜欢光顾的小书店,却有着和先锋书店不相上下的气场。民国作家阿英写《 陵汴买书记》,女诗人方令孺写《南京的古董迷》,可见南京人喜欢淘书的习气,百年来都是如此。

1927 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后,发布了由蒋介石亲笔题字的《首都计划》,这是一份城市规划文件,其中的产物之一,就是上层人士住宅区——37.8 万平方米的颐和路公馆区。很快,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陆续建造了起来,而云集在此的正是国民党的高官名流、达官显贵以及外国公使。这里共矗立着225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分别以颐和路为中轴,被“珞珈”“灵隐”“普陀”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 个片区。这些名人故居建造的故事也颇为有趣,虽然每座公馆都由主人自己付费邀请当时的知名建筑师设计,但是设计方案都要交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工程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按照各自的趣味建成英式、法式、西班牙式的小别墅,这也是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怀着想把这一区建成城市住宅的样板这样的雄心所致。虽然公馆区的建筑都是中西合璧的,但从围墙的设计和植物的栽种可以看出,明显不同于上海或是天津的租借地。时隔几十年,这里的建筑经历了几百户人家的杂居,修复后仍然保存着雍容的气度。

虽然公馆区的多数建筑仍为机关办公所用,不可以随意参观,但最东面第十二片区却还可以满足游人体验民国建筑的好奇心。经过南京政府保护性开发的决策和城市专家、学者的多方协助,这里已经成为颐和公馆,一处南京独有的精品酒店展览社区。“在这里筹建的时候,因为靠近作家协会,我们就请来研究南京城市史的作家薛冰先生来做顾问。他给我们的建议就是,不要仅仅把这里当作奢华酒店,而是要成为一个展现民国建筑魅力、历史文化的公共空间。”颐和公馆的总经理葛晓棵是个海归80 后,他带领的酒店团队平均年龄比他还要小,这群年轻人在作家前辈的指点下,兴致盎然地把颐和公馆当作一个小型的文献美术馆来复原。每一扇门都对公众开放着,市民可以穿过这里的花园,到独栋建筑里参观抗战纪念展、民国美食展、民国服饰展等等,薛冰先生和他热爱南京的朋友们为颐和公馆每一季的展览提供素材。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中山陵,这座民国建筑群改变了南京的城市格局,至今仍是南京人最爱的散步地。

两个世界的民国

跟着艺术家的故事走到这里,南京城忽然分成了两个。一个在现实层面,如同许多奔向全球化的大城市一样,很多新楼捡起来,民国建筑也因为一些原因保存着,活在当下的人穿行其中,用力地投入当下,南京的过往与他们无关。另一座南京在精神层面,在第一座城里的一些人通过书籍、艺术、摄影或是一时半刻的走神进到保有南京精神的这座城,哪怕古迹都夷为平地,他们仍然摸索得到这座古城的每条路,每座寺院和商铺,那些属于城市的记忆,都像他们亲历了一样,让他们清晰看得见这座城的未来。而民国,也如同六朝、南唐、大明一样,是他们通往精神城市的一叶扁舟。

南京 巷弄里的民国

长江路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展出当代艺术家作品。

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的南京博物院,就在重建时造了一条渡往民国的船——民国馆。南京博物院的前身,就是民国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从1933年蔡元培先生提议筹建,到1948 年才完工,至今还保留着仿辽代风格的大殿,那也是民国建筑的一部分。2013 年经过重建重新对公众开放的南京博物院,在艺术馆的地下三层复原了完整的民国街区。整条街道几乎囊括了所有民国街区的设施,黄包车、老邮局、火车站、理发店、药铺、书店、咖啡厅……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民国街区,并不是传统博物馆意义的隔着玻璃参观文物,而是每一座建筑空间都可以走进去,咖啡厅的椅子是可以坐的,真的可以买一杯咖啡听老唱片,书店里可以买到书,一些商店里也放着博物馆的文创品。

整座民国馆的设计者之一是南京博物院的展览设计总监陈同乐。艺术家出身的陈先生被调到南京博物院之后,就开始负责所有展览的陈列和灯光设计。为了再现民国馆的“生活一条街”,陈同乐和南博团队专门征集了1.3 万件民国时期的藏品和老物件,参观者可以毫无顾忌地触碰这些物件,感受民国的质感。展出的老商铺并非只是摆设,而是有专门商户经营的“实体店”,不过经营者不能打出自己的招牌。比如,民国馆的新生活书局,就是由先锋书店负责“运营”。书店里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老报纸、俄文杂志及民国时期的外版图书,就像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书业展览馆。而陈同乐自己,也会在接待访客的时候专门带客人转一转民国馆里的咖啡厅,坐在民国时期的椅子上喝一杯咖啡。除了足以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抗衡的历代馆藏,南京博物院在布展的先锋精神上,的确很得民国艺术家的真传。

当代南京艺术家聚集的地方,还有中央路上与玄武湖公园隔着一道城墙的柴门雅集空间。柴门雅集空间的组织者陈兴年先生是芥末美术馆的副馆长。近几年,芥末美术馆以关注当代水墨的方式颇有名气,而几个创始人希望在此之上更进一步,能够以生活体验的方式,让喜欢艺术的人了解到传统艺术家们的生活状态,于是就有了柴门雅集。空间设计完全按照艺术创作的思路,做了一个当代版的中式园林,大厅叫满目青山堂,相当于堂屋,而进入茶室,就可以按照脚步的节奏欣赏到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园子,相互连接、呼应又体现出四时之趣。这里常常有艺术圈朋友自发的各种活动,有时是作家的新书发布会,有时是寺院住持的经学演讲,最寻常的是古琴雅集,经常有慕名路过的人,也能坐下手挥五弦,不相识的人通过琴棋书画交流。这时的南京,似乎令人都不太想念民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