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
电影, 一辈子的事
“对于我来说,电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你要有你的方法论来支撑天马行空的艺术创想。拍电影,先去拍再去想。”
李少红
浓于血的电影羁绊
出生于电影世家的李少红浪漫地将与电影的关系称之为“血缘关系”。这种浸润在血液里无法割舍的热爱,让李少红用33 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第一批拍摄商业片的导演、第一批从电影导演跨界电视剧、第一批尝试数字化拍摄。她目光柔软而强悍,思想开放而坚定。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广为大众熟知的女导演,她始终在做一个“不想被框住的李少红”,所以才在电视剧制作水平还不成熟时主动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未来蓬勃发展的领域。军人出身的李少红始终秉持着果断的性格,如果看过她早期的电影作品,一定会被那血性强悍的视听语言所震撼。无论是《银蛇谋杀案》还是《血色清晨》,李少红都以极其克制冷静的拳风打出了振聋发聩的一击。
女性的另一种勇敢
当所有人都在称赞这个初出茅庐就锋芒毕露的女导演时,李少红察觉到了心中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开始觉醒。为什么要放弃女性化的表达方式?为什么不选择自己最能感同身受的女性题材?为什么要用这个行业评价男导演的形容词来框定我的风格?于是她开始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一个个女性形象,《大明宫词》中自由肆意的太平公主,《红楼梦》中的女性群像,《妈阁是座城》中八面玲珑又冷血无情的“叠码仔”梅晓鸥。李少红逐渐找到自己在电影中无可替代的声音。
她从不为自己贴上女性题材的标签,而是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女性角度来坚持自己的电影理想。她以柔和的待人方式在片场营造属于自己的导演气场。
感性背后,电影是逻辑的艺术
理想转化为可实践的镜头语言,需要的是理性的逻辑思维。于是李少红在《大明宫词》的拍摄中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如何将长达40集的电视剧中所有服装穿对是大体量的拍摄工作中细微却极其重要的一环,将所有人物服装编码,细化到一对耳环、一支头钗。这样拆分和组合的过程,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和不容失误的细致。不重复的创造少不了对细节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大宋宫词》的创作中,李少红用8 个小时拍出了一个兼具《韩熙载夜宴图》“形”与“意”的长镜头。研究画作中的透视关系,精确到角度计算出立体空间,她将对于电影的热爱倾注到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甚至每一次的聚焦之中。
李少红像水,以难以捉摸的“多变性”将自己放置在不同的容器里,随物赋形,不重复,也不停留。她也将电影艺术比作水,需要用五指紧紧捧住,不可流失一分一毫。而李少红更明白这捧清泉需要传递与接力,于是她发起“青葱计划”,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导演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破坏了清澈的源头,也需要拓展其视野,让他们看到远方的山河湖海。细水长流,方能让水滋养青葱。
对生活保持敏感
对生活敏感,才能在故事中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李少红选择保留对于一切的热爱与好奇,所有生活中的美好细节都将成为养分,浸透滋养下一次的创造。不拍戏时,李少红跳出掌镜者的角度,走出片场,走进生活,寻找电影另一种视角的美好。让理性与感性结合,李少红的「理享主义」在一次次的进化中逐渐显露美好本质。
潘晓婷
九球之外,自无界
“当你找到了一件热爱且擅长的事时,它带给你的自信是可以持续为生活赋能的。因为台球,我收获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潘晓婷
双向奔赴的台球人生
从球桌到赛车场,再到拳击、电竞、社交媒体,潘晓婷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场上的潘晓婷是沉着冷静,一杆见分晓的“冰天使”,生活中她更是将体育精神发挥到极致,以流动的身份角色进阶碰撞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15 岁开始接触台球,半年便拿下全国冠军,潘晓婷第一次跨界就斩获了出色的成绩。原本是美术生的她,在经历落榜之后,机缘巧合开始了台球生涯。在父亲严格的训练下,潘晓婷开始爱上了竞技体育,每一次的获胜都在激励着她向更高目标冲刺,而骨子里不服输的个性让她“愿意用两块铜牌来换回一块金牌”。在2007 年赢得九球世锦赛冠军后,人们开始了解到在台球的世界里,男子斯诺克,女子九球,男有丁俊晖,女有潘晓婷。
在与台球相伴的这二十多年里,台球是老师亦是挚友。获胜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是必要的结果,潘晓婷却说当你赢得越多,执念也越大,而执念往往会让你忘记体育运动本该有的快乐,而她不想忘记打台球的初心和第一次拿起球杆的快乐。现在的她依然期待挑战,享受运动带来的多巴胺,不否认渴望竞技时肾上腺素分泌的激动与兴奋,却也能轻松面对结果,因为过程往往才是走过顶峰之人再次需要回归的必经之路。潘晓婷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她找到了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可以通过这件事获得认可。自信是认可滋养出最珍贵的礼物,这也为她之后的跨界提供了无限的能量与底气。挚友就是这样,在无声无息中给予你对抗一切的力量。
双面9号球
球桌上冷静的决策与精妙的技术,让潘晓婷总能在多个进球方案中选择到最保险、最有把握的一个。潘晓婷相信能量是可以不断叠加的,成功的经验也是可以复制的。从0 到1 的过程,怎样做都会是加分项。从一开始的好奇到热情尝试再到享受其中,在跨界的过程中,潘晓婷从深度到广度进阶人生不同面,让「理」与「享」在碰撞中双向奔赴。
潘晓婷用九球中的9 号球来形容自己心中的「理享主义」,一半白色一半黄色的9 号球就像是事业与生活的完美平衡。柔和干净的颜色给予她不断向上的力量与平稳的生活心态,工作上积极迎接挑战,生活中更要学会放空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圈子更简单纯粹,才能在重压之下达到平衡。就像是在赛车中,弯道是超越别人最好的时机,过弯时把控踩刹车的力度与时机比猛踩油门更重要。美好生活的获得需要正向的能量输出,这是一个双向赋能且不断循环的过程。
潘晓婷相信态度决定高度,她用体育偶像的力量探索运动与其他领域碰撞的可能。走出舒适圈,享受不被定义的自己,从“无”中发现无边与无界,潘晓婷撞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无限之路。
唐立梅
做一颗微尘,反射时代的光
“在科研的日常中补充能量,在每一次的实践中拓宽生命的维度,不断地探索与攀登是每一位科学家对极限的追求。”
唐立梅
浪漫严谨的科研日常
看见过灿若烟花的海底世界,也踏足过人迹罕至的南极冰境。这是中国首位进行大洋深潜的女科学家唐立梅的工作日常。这位在科研中乘风破浪的姐姐,正如她热爱的海洋一样,看似温柔平静的外表下有着足以掀起巨浪的能量。
“下潜到350 米时出现的发光生物就像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有时候它们如雪树银花般晶莹飘过,忽然一下又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散开,让人想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中式浪漫”,而在人迹罕至的遥远南极大陆,唐立梅说:“到达冰区之前,会穿过一个叫魔鬼西风带的地方,风平浪静后大片的浮冰出现,会有可爱的阿德利企鹅到冰面上晒太阳,那时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在大众印象中枯燥的科研日常,在科学家眼中竟是如此浪漫,言语间自然流露出的憧憬,是科学家送给自然最好的情诗。
探索力是生命的保鲜剂
对于唐立梅来说,理想是日复一日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也是浪漫的诗和远方。地质科研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蛟龙”号每次下潜时间是10 个小时,科学家会在下潜前特地把水杯藏起来,以此对抗想喝水的生理本能。唐立梅对于科研探索攀登的决心和对科研机遇的渴望,激励着她不断寻求下一步的进阶。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可能是中国科研在南极跨出的每一步,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足迹,是科学家一辈子努力的最终目标。所以对于科学家来说,探索力是生命的保鲜剂,热爱更是引导理想重要的方向标。
“以科研拓宽生命的维度。”唐立梅说出这句话时的沉着与笃定,让它拥有掷地有声的力量。在科研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顶峰,所以比起登顶的信仰,攀登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体验更加重要。这些成功和困难承载了科研生涯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去年唐立梅在视频平台做了12 节直播课,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在她眼中科普与科研没有高低之分,因为科普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引导大众建立理性思维,提升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从科研到科普,唐立梅在实践中获得生活进阶的能量。
当个在“半山腰”的普通人
“女科学家”是唐立梅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但对她而言,性别无法成为阻碍。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就会找到解决办法,这便是科学家面对问题的理性决策。她总是能发挥科学家理性的思考模式,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生。与此同时她发现,学着享受平凡,未尝不是件好事。“当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爬不到‘山顶’,我决定绕‘半山腰’走一周。这样,我就能欣赏‘半山腰’的风景,这是不是也是很美好的体验呢?”对于到达过顶峰的唐立梅来说,做好“半山腰”的科研与科普,当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也很好。
唐立梅对于科研开放的态度,来自于她深度理解事物本质。看清世界的底层逻辑,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世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平和的心态。建立在理性之下享有之上的生活净化过程可以让人活得既自律又丰盈,这便是科学家眼中的「理享主义」。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共同创造生活中美好的进化过程,在自律后方能获得自由。
张翰
循声以入画
“见过天地,见过众生,冥冥之中,希孟选择了我,我也成为了他。”
张翰
唤醒沉寂千年的画魂
以一抹青绿穿越古今,舞者张翰化身画家希孟,执笔入画。舞剧《只此青绿》以展卷人为线索,讲述了少年画家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如何在众工匠的精工细作中徐徐展开,以肢体为语言完成了与古人跨越千年的对话。张翰饰演这位历史上只有寥寥几笔记载的“天才少年”画家,他在每一次起跳间挥洒匠心,身体为笔,天地为纸,帷幕拉起,循声入画。
希孟的少年感是复杂的,他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18 岁画下传世名作,他处于天真烂漫与雄心壮志的交叉口,张翰也在23 岁满腔抱负时与这位少年相遇。
“梦里的希孟长着我的脸”
大幕拉开,那一瞬间张翰便与希孟融为一体。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专门找老师学习青绿山水画。如何在绢本上绘画?
如何铺绢?如何刷胶矾水?这些都让张翰从绘画理论上更加深入了解到一幅《千里江山图》必经的步骤。18 岁的天才少年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了一幅传世之作,他是否会因为一个笔触在深夜反复斟酌?他会不会曾经站在某一个山顶瞭望过河山?张翰经常将自己关在排练厅,不是为了锻炼某一个动作,而是为了磨练出画家沉浸在创作中无人打扰的孤独心境。“心中若能容丘壑,笔下方能汇山河”,身体记忆上最大程度感知希孟的经历与心境,九分像已经不够。张翰这差一分的状态下,体会到希孟“数以画献未甚工”的状态。这一刻希孟对待画作的精益求精与张翰想要“成为希孟”的匠心交错重合,冥冥之中,舞蹈家与艺术家跨越古今完成了心灵的对话。
意气风发的少年赋予了《千里江山图》画魂,舞步轻盈的少年化魂为人。方寸之间,少年的意气风发与大师的独到匠心共同构建了希孟的理想画卷;舞台之上,少年的坚韧与精湛的舞技勾勒出舞者张翰的「理享主义」。
舞者的智慧之道
从舞蹈当中寻得希孟,却也尊重自己的内心。舞蹈艺术创作时,理性大于感性,但在呈现表演时,感性大于理性。对于舞剧演员来说,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会随着表演那天的心情、天气、城市,那一刻听到音乐的感受,甚至灯光打在脸上的角度而发生变化。舞者与角色,在无数次登台时重逢,每一次相遇都迸发出独属于某时某刻的新鲜感。最终,他们在相遇相知中成为双向成就的伙伴。当初在排《只此青绿》舞蹈时,编导状态却是非常理性的。舞台上,对于舞蹈动作细节的严谨,舞台下,对于各个工作的严格把关,都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传递出直观却足以震撼人心的信息。自然之美的凝结,传统匠心的传递,人物个性的塑造,这些独属于《只此青绿》的气韵在感性与理性的交融间娓娓道来。
一场将近2 个小时的舞剧,对于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热爱方能驱使舞者不断追求艺术上的极致。舞蹈艺术,不只需要一颗坚韧的心,更需要一个理性的头脑,以清晰的逻辑化解困难,专注过程让目标具象化,这是张翰作为舞者的智慧。生活的节奏在此刻回归日常,理性与感性在交织引发新的律动。
张悦
生活到片场,美从不离场
“摄影记录了我生活的进化过程,从日常中撷取灵感,按下记忆的快门,只为镜头下瞬间美的诞生。”
张悦
成为美的记录者
作为摄影师,张悦却说,“任何一张大片都代表不了我”,就像光线、情绪、风格皆无法概括关于美的定义。作为记录者,张悦对于美是谦虚的,他敢于放弃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寻求可以经历时间沉淀的进阶美学表达。作为生活家,张悦不刻意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比重,自由地到工作中去,才能自由地走进生活中。
摄影放大生活中细枝末节美好的一个表达窗口,张悦希望可以经过摄影.这一艺术加工过的美,去引发观看者对于生活当中触手可及的美的共鸣。让视觉服务于大众,而有些作品同样也需要构建自我。“可以惊四座,不可适独坐”,不能取悦自己的照片,再怎样为别人所惊叹也没多大意思。对于张悦来说,摄影更像是为自己的回忆提炼出一个个精妙的华彩,在不被人留意处下功夫,时间的滤镜又让美进化出另一种可能。
镜头之下,与自我磨合
感性与理性是每一种艺术表达要面对的必修课,张悦将它极致地提炼为:发现美需要感性的瞬间,而创造美则需要理性的头脑。发现与创造正是摄影必不可少的两个动作。每次摄影时,张悦都会让自己充分感受空间的能量与氛围,阳光、温度、气味、光线,哪怕是再小的细节都可能会激发创作的灵感。创造则需要筛选与调试,将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成合理的表达,这是每个摄影师都要经历的创作过程。对于张悦来说,创作的瓶颈期反而是长功的关键时刻。“我不会纠结在瓶颈期的状态。当你越沉迷对美的渴望就越容易钻牛角尖,这个时候停一下,让理性制衡感性,反而可以让你跳出原有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而对艺术与商业的取舍,张悦从不认为两者是无法共存的悖论。取长补短,不断调配,商业可以让艺术更具有传播度。因为商业而牺牲掉的美可以成为一种缺憾,为下一次的创作激发灵感。
每一次拍摄不仅是与拍摄对象的磨合,更需要与自我产生默契。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习惯,这些都是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在拍摄现场快速分析决策的。快速且不失误的拍摄是任何艺术性的基石。
给美以时间,为灵感驻足
灵感不会从天而降,灵感需要等待时机、洞察生活。摄影师往往就是将生活中某一处细微的美好放大,放置在自己的美学系统中,最终完成美的表达者。正是因为现在时代的飞速发展,那些愿意放慢脚步、细心观察的人才变得更加珍贵。张悦愿意为美驻足,给美以时间。在他的工作中,保留了很多以前拍摄的道具,这种使用过的痕迹是珍贵的且独一无二的。张悦希望可以通过改造,再次把这些道具融入到新的设计当中。这些可持续设计也为摄影棚增添了很多故事感。人与物的缘分,物与物的气场,张悦珍惜每一次美发生的可能。
张悦一直在寻找工作与生活之间那个隐秘的空间,相互融合,但不会过度制约,理智与感情在这里不需要博弈,任何思绪都可以自由畅想。这样的理想状态,张悦认为自己依然在修炼。
对于美的追求是张悦始终追求的「理享主义」,过去、未来、现在,他都通过生活的视角不断进阶着对于美的理解。身处某地而又置身事外,如旁观者,也如参与者般,时而专注、时而散漫地观察世界。理性与感性的制衡不断向外推开美的边界,张悦进化着自己的美学语言,最终成为了美的表达者。
编辑:刘娅雅、王曼乔 / 文:Gin / 设计:佳敏 / 品牌鸣谢:COLMO 高端AI 科技家电 / 摄影师:Cheng.cr2 / 妆发:余松蔓 / 造型:Komi / 造型助理:Fiona、Ap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