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田洋二郎
泷田洋二郎独自一人飞抵北京,没有随行人员更没有助手,似游侠一般。
首都国际机场,办理入关手续的闸口前排满了人,泷田洋二郎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背影。有的看起来是一整个家族的集体出行,有的则形单影只;或许这位是商务人士,另两个人应该会是夫妻吧。诸如此类的观察与判断永无止境,又总令泷田洋二郎兴致勃勃,对于他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本能。
泷田洋二郎
“虽然大家每天都是过24 小时,却有什么都感觉不到的日子。也会有一见到某个人就会感受到是他!会有电流通过身体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不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行动,我认为是感受不到的。”虽然他暂时不能确定是否有这样的方法论存在,但是自己遇见某些人某些事,确实会有电流通过身体这种感受。看到一本好书会有,走在街上的时候也会有。“所以为了能够遇见这些人和事,在发现他们瞬间时的这种本能、五感,我觉得必须时时刻刻让自己拥有并保持着(感受力)。”
此番,他为自己的首部华语电影《闻烟》而来。改编自辛酉的同名短篇小说。
泷田洋二郎
起初拿到原作,尽管故事发生在中国乡村,但其中描写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及情感中保留的特有的东方气质,都深深打动了泷田洋二郎。电影里的父子关系,是现实的折射。泷田洋二郎认为,当一个人于生活中自顾不暇,是没有心思关照他人的,哪怕是亲人之间。父亲一直盼望儿子如自己所愿的生活却终不可强迫,儿子在自己的现实里选择远走,两个人的情感就这样躲躲闪闪许多年。泷田洋二郎说:“正因如此,才有电影般的动作(发生),才会碰撞出故事。”
共情,并不是统一所有人的感受力和理解,或许只是因由那某一缕光线,而牵出的每个人不同的回忆吧。
他今年64 岁。四十三年前进入电影行业,从助理导演做起;三十八年前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十一年前凭借《入殓师》拿下第81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泷田洋二郎依旧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想拍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泷田洋二郎
电影被泷田洋二郎视作一种“翻译”—如何将情感翻译成型的行为,或者说,每一部作品他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但事实上,这并不容易。他觉得有太多的想法无处可落,他一直抱有许多的不安。“比如说,世界上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很经典的艺术品,能够打动人们心灵的东西,等等。概而论之,其实这些都是人类感情曲折后的产物,好比人们心中的那些不安、嫉妒、绝望、自卑等,如果没有经受过这些感情的洗礼,是做不出真正的作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是艺术品的阴暗面。”他时常自问,到底有没有经历过这些洗礼后再创作?“所以,其实也是自己还在了解自己是谁吧。我时不时也会想,为什么我要化好妆坐在这里接受采访呢?”泷田洋二郎说。
采访提纲被翻译成了日文,平展着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听闻昨日他为此准备到了凌晨。同一天的更早些时候,泷田洋二郎还一直在为电影做最后的剪辑修改。